人工智能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语义网络的推理过程主要有两种:()和匹配。
A. 联想
B. 继承
C. 自然
D. 分析
满分:5 分
2. 推理按照逻辑基础分类为()、归纳推理和默认推理。
A. 演绎推理
B. 过程推理
C. 正向推理
D. 逆向推理
满分:5 分
3. 人工智能主要研究()
A. 计算机的智能水平
B. 人类的智能水平
C. 如何用计算机来模仿和实现人类的智能行为
D. 用计算机来取代人
满分:5 分
4. 归结演绎推理实际上是从子句集中不断寻找可进行()的子句对,并通过对这些子句对的归结,最终得出一个空子句的过程。
A. 合并
B. 析取
C. 合取
D. 归结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5. 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为()、联结主义、行为主义。
A. 符号主义
B. 抽象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理论主义
满分:5 分
6. 对存在量词,可以用()这样的语义关系来表示。
A. 是一个或是一种
B. 有全部或是全部
C. 是部分或有部分
D. 没有
满分:5 分
7. ()是一切智能系统的基础,任何智能系统地活动过程都是获取和运用它的过程。
A. 知识
B. 理论
C. 感知
D. 实践
满分:5 分
8. 谓词公式的()性又称为不可满足性或不相容性。
A. 永假
B. 永真
C. 等价
D. 蕴含
满分:5 分
9. 用状态空间法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是首先为问题选择适当的“状态”及“操作”的形式化描述方法;然后从某个初始状态出发,每次使用一个“操作”,递增地建立起操作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此时,由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使用的()就是问题的一个解。
A. 操作序列
B. 算符序列
C. 一个操作
D. 一个算符
满分:5 分
10. 不确定性推理是指建立在不确定性知识和()基础上的推理。
A. 证据
B. 事实
C. 条件
D. 应用
满分:5 分
人工智能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6 框架系统的问题求解过程只是通过对框架进行匹配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8 可交换的产生式系统使得求解过程需要搜索其中所有的路径才能达到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5 一个陈述句称为断言。凡是具有真假意义的断言称为命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9 按照某种策略从多条知识中选择一条最佳知识用于推理,称这种解决冲突的过程为冲突消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如果谓词公式P对非空个体域D上的任一解释都取得真值T,则称P在D上是永真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不确定性推理是指建立在不确定性知识和证据的基础上的推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搜索策略是不断寻找可利用知识,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它与推理路线所付出的代价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问题的分解是如果一个问题可以归约为一组子问题,并且当所有的子问题都有解时,原问题才有解,任何一个子问题无解都会导致原问题无解,则这种规约为问题的分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贴近度是指两个概念的接近程度。贴近度越大,表示两个概念越接近;而语义距离也是表示两个概念的接近程度,语义距离越大,表示两个概念越接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等价变换是如果一个问题可以归约为一组子问题,并且这些子问题中只要有一个问题有解时,原问题就有解,只有当所有子问题无解时,原问题才无解,则称这种规约为问题的等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语义网络的推理过程主要有两种:()和匹配。
A. 联想
B. 继承
C. 自然
D. 分析
满分:5 分
2. 推理按照逻辑基础分类为()、归纳推理和默认推理。
A. 演绎推理
B. 过程推理
C. 正向推理
D. 逆向推理
满分:5 分
3. 人工智能主要研究()
A. 计算机的智能水平
B. 人类的智能水平
C. 如何用计算机来模仿和实现人类的智能行为
D. 用计算机来取代人
满分:5 分
4. 归结演绎推理实际上是从子句集中不断寻找可进行()的子句对,并通过对这些子句对的归结,最终得出一个空子句的过程。
A. 合并
B. 析取
C. 合取
D. 归结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5. 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为()、联结主义、行为主义。
A. 符号主义
B. 抽象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理论主义
满分:5 分
6. 对存在量词,可以用()这样的语义关系来表示。
A. 是一个或是一种
B. 有全部或是全部
C. 是部分或有部分
D. 没有
满分:5 分
7. ()是一切智能系统的基础,任何智能系统地活动过程都是获取和运用它的过程。
A. 知识
B. 理论
C. 感知
D. 实践
满分:5 分
8. 谓词公式的()性又称为不可满足性或不相容性。
A. 永假
B. 永真
C. 等价
D. 蕴含
满分:5 分
9. 用状态空间法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是首先为问题选择适当的“状态”及“操作”的形式化描述方法;然后从某个初始状态出发,每次使用一个“操作”,递增地建立起操作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此时,由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使用的()就是问题的一个解。
A. 操作序列
B. 算符序列
C. 一个操作
D. 一个算符
满分:5 分
10. 不确定性推理是指建立在不确定性知识和()基础上的推理。
A. 证据
B. 事实
C. 条件
D. 应用
满分:5 分
人工智能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6 框架系统的问题求解过程只是通过对框架进行匹配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8 可交换的产生式系统使得求解过程需要搜索其中所有的路径才能达到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5 一个陈述句称为断言。凡是具有真假意义的断言称为命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9 按照某种策略从多条知识中选择一条最佳知识用于推理,称这种解决冲突的过程为冲突消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如果谓词公式P对非空个体域D上的任一解释都取得真值T,则称P在D上是永真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不确定性推理是指建立在不确定性知识和证据的基础上的推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搜索策略是不断寻找可利用知识,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它与推理路线所付出的代价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问题的分解是如果一个问题可以归约为一组子问题,并且当所有的子问题都有解时,原问题才有解,任何一个子问题无解都会导致原问题无解,则这种规约为问题的分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贴近度是指两个概念的接近程度。贴近度越大,表示两个概念越接近;而语义距离也是表示两个概念的接近程度,语义距离越大,表示两个概念越接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等价变换是如果一个问题可以归约为一组子问题,并且这些子问题中只要有一个问题有解时,原问题就有解,只有当所有子问题无解时,原问题才无解,则称这种规约为问题的等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