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人口社会学(Ⅰ)1152》第1次作业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人口社会学(Ⅰ)1152 2015-03-17 18:48:18
《人口社会学(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 ) 反映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
A. 家庭模式
B. 家庭结构
C. 家庭规模
D. 家庭生命周期
满分:2 分
2. 婚姻制度属于生育制度中的( )。
A. 生育的物质设备
B. 生育的文化设备
C. 生育观念
D. 生育规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的特点的是( )。
A.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后来者
B. 人类是生态系统索取者
C.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破坏者
D. 人口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 )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
A. 家庭
B. 家庭结构
C. 家庭制度
D. 家庭人口要素
满分:2 分
5. 家庭计划的核心是( )。
A. 提高人口质量
B. 提高人口数量
C. 节制生育
D. 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满分:2 分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性别差异的表现形态的是( )。
A. 观念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B. 物质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C. 私人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D. 社会公共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满分:2 分
7. ( )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
A. 人口性别结构
B. 人口分布
C. 人口年龄结构
D. 人口婚姻结构
满分:2 分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韦伯的社会分层的标准的是( )。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文化标准
D. 社会标准
满分:2 分
9. 从全球范围看,贫困人口具有明显的( )特征。
A. 开放性
B. 封闭性
C. 二元化
D. 动态性
满分:2 分
10. ( )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A. 死因死亡率
B. 婴儿死亡率
C. 标准化死亡率
D. 粗死亡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的共同特征的是 ( )。
A. 具有相对庞大的人口规模
B. 具有相对庞大的消费能力
C. 具有大量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
D. 是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聚集体,也是政治中心
满分:2 分
12. ( )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A. 平均年龄
B. 年龄中位数
C. 人口年龄结构
D. 年龄分组
满分:2 分
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再生产的模式的是( )。
A. 原始传统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B. 过渡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C. 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D. 未来型人口再生产模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人的组织和细胞会随时间的推移衰老和死亡,因此,死亡律的变化规律表现在除了低年龄组之外,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这种规律叫做( )。
A. 死亡率的生物性年龄格局
B. 死亡率的性别格局
C. 死亡率的阶层分化
D. 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满分:2 分
15. ( )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的总体死亡水平。
A. 死因死亡率
B. 婴儿死亡率
C. 标准化死亡率
D. 粗死亡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职业结构的人口因素的是( )。
A. 人口规模
B. 人口收入水平
C. 人口受教育状况
D. 人口迁移和分布
满分:2 分
17. ( )的生育模式是一种以死亡率为导向的多育模式。
A. 传统农业社会
B. 工业社会
C. 未来社会
D. 原始社会
满分:2 分
18. ( )的死亡模式以低死亡率、较高的预期寿命为特点。
A. 传统农业社会
B. 现代工业社会
C. 未来社会
D. 原始社会
满分:2 分
19. 由祖父母、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破损家庭
D. 联合家庭
满分:2 分
20. 五分位法是用来测量( )。
A. 收入
B. 职业声望
C. 社会声望
D. 贫困人口
满分:2 分
2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M.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而划分出的最基本和可测量的阶层指标是( )。
A. 职业
B. 婚姻状况
C. 文化水平
D. 收入状况
满分:2 分
22. 生命表反映同期出生的一批人自出生后陆续死亡的全部过程,可以用来计算( )。
A. 寿命
B. 极限寿命
C. 预期寿命
D. 平均预期寿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属于( )。
A. 生育制度
B. 生育规范
C. 生育的物质设备
D. 生育意愿
满分:2 分
24. ( )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
A. 迁入率
B. 迁出率
C. 总迁移率
D. 净迁移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5. 人口的( )是指人口依照具有社会意义的特征而形成的结构。
A. 自然结构
B. 空间结构
C. 阶级结构
D. 社会结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人口社会学(Ⅰ)》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最基本的社会分层指标包括( )。
A. 天赋指标
B. 社会指标
C. 智力指标
D. 技能指标
满分:2 分
2. 贫困人口的结构性特征表现为( )更容易称为贫困人口。
A. 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国家
C. 城市
D. 乡村
满分:2 分
3. 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生育意愿的是( )。
A. 男性偏好
B. 重视质量
C. 重视数量
D. 一个不少,两个刚好
满分:2 分
4. 社会公共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表现为( )的不平等。
A. 社会劳动分工
B. 政治参与
C. 家庭内部分工
D. 权力关系
满分:2 分
5.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体现在( )。
A. 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B. 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 实现长远规划协调各方利益,防止滥用资源
D. 实现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
满分:2 分
6. 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最基本和可测量的阶层指标包括( )。
A. 职业
B. 文化
C. 社会声望
D. 收入
满分:2 分
7. 下列选项中,能够表现人口的社会属性的指标是( )。
A. 数量
B. 质量
C. 平均寿命
D. 家庭婚姻制度
满分:2 分
8. 人口迁移的统计方法包括( )。
A. 以居住地的变化统计
B. 以居住地改变的时间统计
C. 以常住户口登记地的改变统计
D. 以迁移的数量变化统计
满分:2 分
9. 下列选项中,属于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有( )。
A. 质量
B. 数量
C. 时间
D. 方向
满分:2 分
10. 现代社会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特征是( )。
A. 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迁移率低
C. 人口死亡率低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满分:2 分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过渡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表现形式的有( )。
A. 出生率高
B. 死亡率上升
C. 自然增长率低
D. 自然增长率较高
满分:2 分
12. 社会变迁包括了( )。
A. 文化变迁
B. 技术变迁
C. 经济变迁
D. 生存环境变迁
满分:2 分
13. 马克思 和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是指( )。
A. 物质资料生产
B. 精神粮食生产
C. 所有生物的繁衍
D. 人口再生产
满分:2 分
14. 从发展的角度可以把贫困人口分为( )。
A. 生存型
B. 温饱型
C. 发展型
D. 制度型
满分:2 分
15. 生命历程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包括( )。
A. 生活跨度
B. 发展路径
C. 同期群
D. 生命事件
满分:2 分
16. 从全球看,婚姻结构发生了以下明显变化( )。
A. 婚姻类型标准化
B. 非在婚人口比例增大
C. 非婚生子女增多
D. 离婚率增加
满分:2 分
17. 传统生育意愿包含( )。
A. 多多益善
B. 重视质量
C. 重视数量
D. 男性偏好
满分:2 分
18. 人口迁移的测量指标包括( )。
A. 数量
B. 时间
C. 方向
D. 距离
满分:2 分
19.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分层的天赋指标的是( )。
A. 年龄
B. 婚姻状况
C. 收入水平
D. 性别
满分:2 分
20. J型的死亡率年龄格局代表的是( )的死亡模式。
A. 低年龄组死亡率低
B. 平均预期寿命低
C. 死亡率高
D. 死亡率随年龄逐渐增加
满分:2 分
21.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结构性特征表现在( )方面。
A. 政治
B. 经济
C. 精神
D. 地区
满分:2 分
22.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是指( )。
A. 物质资料生产
B. 物质资料再生产
C. 人口的生产
D. 人口再生产
满分:2 分
23. 人口再分布有( )两种类型。
A. 扩散型
B. 内聚型
C. 一次扩散型
D. 二次扩散型
满分:2 分
24. 中国古代人口思想主要有( )。
A. 增殖人口观
B. 适度人口观
C. 限制人口观
D. 结构人口观
满分:2 分
25. 贫困人口的测量方法包括( )。
A. 市场菜篮子法
B. 贫困发生率
C. 五分位法
D. 恩格尔系数法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