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人力资源法规管理1162》第1次作业
《人力资源法规管理》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 )
A. 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者
B. 用人单位、政府、劳动者
C.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D. 用人单位、政府、劳动者、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满分:2 分
2. 我国处理劳动争议法律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
A. 劳动法
B. 劳动保护法
C. 企业规章
D. 劳动合同
满分:2 分
3. 下列哪项不是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
A.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B. 仲裁处
C. 仲裁科
D. 政府指定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代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下列对于劳动争议调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处理本区域内或本行业内劳动争议的社会组织
B. 劳动争议调解成功,将制作调解意见书
C. 劳动争议调解不成功,将制作调解协议书
D. 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提出申诉的,当事人应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提出,其提出申诉的有效期限是( )
A. 15
B. 30
C. 45
D. 60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下列纠纷中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
A. 厂长与职工因个人债务的纠纷
B. 公司经理与会计对社会上财税腐败问题观点不同的纠纷
C. 企业不服税务管理部门因执行税法引起的纠纷
D.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支付工资报酬引起的纠纷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国际上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五大学派”,有学派认为,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持这种观点的是( )
A. 新保守学派
B. 管理主义学派
C. 正同多元论学派
D. 激进学派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 15
B. 30
C. 45
D. 60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根据《劳动法》规定,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是( )
A. 省歌舞团
B. 某边远地区企业
C. 省体工队
D. 某特种工艺单位
满分:2 分
10. 三方协商的实质是( )
A. 保证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保证有序生产,提升竞争力,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
B. 保证劳动者更多地分享劳动成果,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更好地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
C. 保证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安定、政局的稳定
D. 实现政府、企业、劳动者的权利分享,消除误解,取得共识,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世界上第一部仲裁法案于1697年由( )制定
A. 美国
B. 中国
C. 英国
D. 法国
满分:2 分
12. 在劳动争议仲裁中,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的代理人,属于( )
A. 法定代理人
B. 委托代理人
C. 指定代理人
D. 自然代理人
满分:2 分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依据是( )
A. 《国际劳工标准》
B. 《国际劳动宪章》
C. 《费城宣言》
D. 《世界人权宣言》
满分:2 分
14.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不具有以下哪个特征?( )
A. 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B. 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C. 劳动关系双方是平等的,不具有从属性
D. 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满分:2 分
15.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由( )执行。
A. 被执行人的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B. 企业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C. 劳动合同签订的地方的人民法院
D. 被执行人的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1985年,我国国务院经过重审,承认了国民党政府批准的14个国际劳工公约,至今,我国政府已经加入了( )个国际劳工公约
A. 14
B. 20
C. 10
D. 0
满分:2 分
17. 下列哪项不属于三方协商的主体( )
A. 国家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B. 工会
C. 雇主协会
D. 企业法人代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参加人的是( )
A. 当事人和共同当事人
B. 第三人
C. 仲裁代理人
D. 证人、鉴定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 )
A. 劳动合同期满
B. 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C.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D.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满分:2 分
20. 下面的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 )
A. 个体经济组织中个体劳动者与帮工之间的关系
B. 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
C. 弄明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所发生的买卖关系
D. 劳动者与需要方之间的劳务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人力资源法规管理》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按《劳动法》的规定,对违反劳动纪律的人采取纪律处分的必备要件是( )
A. 由违法、违纪行为
B. 违法、违纪人主管要有故意
C. 违法、违纪人有过失
D. 无违法、违纪行为
E. 违法、违纪因不可抗逆原因造成
满分:10 分
2. 衡量劳动争议严重程度的最重要的三个统计指标是( )
A. 罢工次数
B. 罢工工人人数
C. 波及的范围
D. 损失的工作日
满分:10 分
3. 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变更,正确的是( )
A. 必须双方协商一致
B. 一般要经过提议-协商-签订三个阶段
C. 企业法人代表更换,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但是条款必须变更
D.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可以送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鉴证手续
满分:10 分
《人力资源法规管理》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0 分
2.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但是最多不能超过12个月。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0 分
3. 劳动关系发生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0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 )
A. 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者
B. 用人单位、政府、劳动者
C.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D. 用人单位、政府、劳动者、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满分:2 分
2. 我国处理劳动争议法律使用的主要依据是( )
A. 劳动法
B. 劳动保护法
C. 企业规章
D. 劳动合同
满分:2 分
3. 下列哪项不是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
A.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B. 仲裁处
C. 仲裁科
D. 政府指定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代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下列对于劳动争议调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处理本区域内或本行业内劳动争议的社会组织
B. 劳动争议调解成功,将制作调解意见书
C. 劳动争议调解不成功,将制作调解协议书
D. 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提出申诉的,当事人应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提出,其提出申诉的有效期限是( )
A. 15
B. 30
C. 45
D. 60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下列纠纷中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
A. 厂长与职工因个人债务的纠纷
B. 公司经理与会计对社会上财税腐败问题观点不同的纠纷
C. 企业不服税务管理部门因执行税法引起的纠纷
D.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支付工资报酬引起的纠纷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国际上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五大学派”,有学派认为,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持这种观点的是( )
A. 新保守学派
B. 管理主义学派
C. 正同多元论学派
D. 激进学派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 15
B. 30
C. 45
D. 60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根据《劳动法》规定,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是( )
A. 省歌舞团
B. 某边远地区企业
C. 省体工队
D. 某特种工艺单位
满分:2 分
10. 三方协商的实质是( )
A. 保证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保证有序生产,提升竞争力,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
B. 保证劳动者更多地分享劳动成果,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更好地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
C. 保证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安定、政局的稳定
D. 实现政府、企业、劳动者的权利分享,消除误解,取得共识,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世界上第一部仲裁法案于1697年由( )制定
A. 美国
B. 中国
C. 英国
D. 法国
满分:2 分
12. 在劳动争议仲裁中,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的代理人,属于( )
A. 法定代理人
B. 委托代理人
C. 指定代理人
D. 自然代理人
满分:2 分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依据是( )
A. 《国际劳工标准》
B. 《国际劳动宪章》
C. 《费城宣言》
D. 《世界人权宣言》
满分:2 分
14.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不具有以下哪个特征?( )
A. 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B. 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C. 劳动关系双方是平等的,不具有从属性
D. 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满分:2 分
15.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由( )执行。
A. 被执行人的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B. 企业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C. 劳动合同签订的地方的人民法院
D. 被执行人的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1985年,我国国务院经过重审,承认了国民党政府批准的14个国际劳工公约,至今,我国政府已经加入了( )个国际劳工公约
A. 14
B. 20
C. 10
D. 0
满分:2 分
17. 下列哪项不属于三方协商的主体( )
A. 国家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B. 工会
C. 雇主协会
D. 企业法人代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参加人的是( )
A. 当事人和共同当事人
B. 第三人
C. 仲裁代理人
D. 证人、鉴定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 )
A. 劳动合同期满
B. 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C.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D.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满分:2 分
20. 下面的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 )
A. 个体经济组织中个体劳动者与帮工之间的关系
B. 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
C. 弄明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所发生的买卖关系
D. 劳动者与需要方之间的劳务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人力资源法规管理》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按《劳动法》的规定,对违反劳动纪律的人采取纪律处分的必备要件是( )
A. 由违法、违纪行为
B. 违法、违纪人主管要有故意
C. 违法、违纪人有过失
D. 无违法、违纪行为
E. 违法、违纪因不可抗逆原因造成
满分:10 分
2. 衡量劳动争议严重程度的最重要的三个统计指标是( )
A. 罢工次数
B. 罢工工人人数
C. 波及的范围
D. 损失的工作日
满分:10 分
3. 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变更,正确的是( )
A. 必须双方协商一致
B. 一般要经过提议-协商-签订三个阶段
C. 企业法人代表更换,劳动合同继续履行,但是条款必须变更
D.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可以送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鉴证手续
满分:10 分
《人力资源法规管理》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0 分
2.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但是最多不能超过12个月。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0 分
3. 劳动关系发生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0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