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30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

所属学校:职业资格考试 科目:事业单位考试 2024-09-10 22:35:37 事业单位考试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30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我们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我们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们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成就。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的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体制进行了哪些改革创新才取得了上述成就。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答案】

(1)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是伴随着对旧体制的改革而展开的。因此,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道路实际上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是一致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其重大突破和创新将对今后一系列改革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二、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这种对非公有资本非禁即入的提法,写在党的文件里面还是第一次。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使很多行业加快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开放,通过吸收民间资金和非公企业进入,对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四、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从提出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到提出建立现代市场体系,这是经济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 五、提出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在严格法律制度的制约下,市场主体必须讲信用,这样才能做到公平竞争,等价交换,那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有市场,企业才能有高效益。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一、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