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我国是互联网大国,93.8%的城市居民家庭拥有1台以上的互联网设备,53.94%的城市居民受访者参与了网络上的信息传播。
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我国是互联网大国,93.8%的城市居民家庭拥有1台以上的互联网设备,53.94%的城市居民受访者参与了网络上的信息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上当受骗的情况时有发生,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据统计,微信安全部门日均谣言拦截量达到210万次。近年国家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理,一批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被依法拘留或教育训诫。
(1)生活在网络世界的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6分)
(2)对于我国加强了对互联网的管理,有网民持不同看法,认为“网络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场所,国家不能干预”。请你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说法加以评析。(6分)
【答案】(1)(6分)
①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②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
③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④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不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等。
(2)(6分)
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认为“网络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场所”有一定的道理(2分)。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P37)。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对于制造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国家应该干预(4分)。
【解析】(1)网络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明白是非,增强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学会自我保护。比如:不浏览不健康信息和网站,不泄露自己的隐私等。
(2)本问是一个辨析题,首先分辨观点的正误,再说明理由。首先公民享有言论自由,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所以国家不能干预的观点错误,因为题目要求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先回答出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对于制造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国家应该干预。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