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年。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高中政治 2024-10-27 08:10:01 高中政治

2015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年。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数据

1

注:年初预期目标为7.6%;2014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下降3.7%。

2014年中国大陆相关经济发展数据

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各区域

东部

中部

西部

城镇

农村

16.1%

18.3%

20.4%

9.7%

12.4%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6分)

材料二: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万亿以上,2020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的意义。(10分)

材料三: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了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3)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12分)

【答案】

(1)材料一表明我国:

①GDP平稳增长的同时,万元GDP能耗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2分)

②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高于东部,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分)

③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分)

(2)①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创造大量新的投资需求,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3分)

②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分)

③城镇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3分)

④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

(3)①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2分)

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3分)

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3分)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属于信息解读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明确的是图表题的解题步骤。图表题信息解读,要做到三读,一读表头,把握主旨;二读数据,了解主要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三读小注,作出必要的补充即可。根据这一步骤。考生应该很容易概括出我国GDP及其能耗情况、区域协调发展情况、城乡收入差距情况。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的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分析说明时,可以根据材料中给出的提示,从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3)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T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寻觅社会的真谛”即唯物史观。学生可以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