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第5次任务_0008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
A.无限责任制
B.有限责任制
C.无责任制
D.责任制
2.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统摄意义的价值理念是()。
A.法治观念
B.效率观念
C.服务价值
D.协调理念
3.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表现为()。
A.行政意志
B.行政信念
C.行政习惯
D.行政情感
4.行政荣誉的获得,()。
A.仅是其履行职责行为的肯定性的结果
B.仅是对其职责以外的个人行为的肯定
C.是其履行职责行为的肯定性的结果,也包含着对其职责以外的个人行为的肯定
D.其履行职责行为的肯定性的结果,其职责以外的个人行为仅作参考
5.在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
A.行政理性
B.行政感情
C.行政习惯
D.行政信念
6.依附人格产生于以下哪种社会治理模式中()。
A.统治型
B.法治型
C.管理型
D.服务型
7.行政人员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不应该()。
A.避免出现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心理
B.轻视荣誉,对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
C.避免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D.避免缺乏自信的心理
8.()存在于行政管理主体之中,隶属于以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是行政组织层级之间、机构之间、部门之间、领导与部属之间的权责分配体系。
A.道德责任
B.法律责任
C.社会责任
D.行政责任
9.在关于奉公的行政伦理规范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A.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0.在服务行政模式中,行政管理活动以哪种治理方式为主()。
A.法治
B.德治
C.权治
D.人治
11.()是授予行政荣誉的最重要、最权威主体。
A.国家机关
B.社会公众
C.行政人员自身
D.上级领导
12.()是迎合了社会一时的好恶,是博得庸俗的称颂而获得的满足感。
A.名誉
B.荣誉
C.虚荣
D.知名度
13.现阶段的行政伦理规范中,()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
A.求真务实
B.廉洁奉公
C.勤政为民
D.艰苦奋斗
14.下面哪一项是行政伦理规范独有的特征()。
A.公开性
B.概括性
C.政治性
D.明确性
15.5.道德首先产生于人的()。
A.物质需要
B.精神需要
C.交流需要
D.情感需要
16.现阶段,我国行政人员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要求是:()
A.勤政为民
B.廉洁奉公
C.求真务实
D.实事求是
17.工具人格体现的社会关系是()。
A.人对人之间的人身依赖关系
B.人对物的依赖关系
C.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D.以上都不对
18.行政人员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A.在统治行政时期是无关道德的行为
B.在管理行政时期是无关道德的行为
C.在服务行政时期是无关道德的行为
D.无论在何种时代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19.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本质实现,是其现实社会关系的主观形式,实质上是以下哪一种社会关系对行政人员的塑造过程:()。
A.法律关系
B.权力关系
C.
权利关系
D.伦理(道德)关系
20.依附人格所形成的行政体系中,占据轴心地位的关系是()。
A.权利关系
B.伦理关系
C.权力关系
D.法律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日常生活中,社会规范主要有()。
A.法律规范
B.思维规范
C.技术规范
D.伦理规范
2.行政荣誉的获得,意味着()。
A.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B.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C.可以为了近期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D.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E.团体利益要服从个人利益
3.现阶段,对独立人格的生成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的因素有()。
A.效率观念
B.协调意识
C.服务精神
D.法制信念
4.行政人员获得行政荣誉以后,()。
A.他人与自我的期望值较以往有所增加
B.
要保持与荣誉本身所对应的质量、水准和规范
C.必然会带来职务的提升,工作的变动
D.对荣誉获得者有更多的责任要求
E.必然会带来薪水的增加
5.测验政府形象的两个基本指标是()
A.知名度
B.美誉度
C.满意度
D.规则度
E.出勤率
6.荣誉与责任的关系是()。
A.在时间顺序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在后,获得行政荣誉在先
B.在时间顺序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在先,获得行政荣誉在后
C.从因果关系上看,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是果,获得行政荣誉是因
D.从因果关系上看,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是因,获得行政荣誉是果
E.从因果关系上看,二者互为因果
7.规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公开性
B.概括性
C.政治性
D.明确性
8.行政伦理规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法律关系
D.伦理关系
9.在实践中,对公务员能产生激励作用的有()。
A.基本的经济收益激励
B.工作创造性和自身价值显示的激励
C.社会责任感的道德激励
D.升官晋职的权力激励
E.政治地位激励
10.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树立()。
A.责任意识
B.学习意识
C.宗旨意识
D.廉洁意识
E.帮民致富的意识
三、填空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是行政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2.使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在承担有限责任的同时,辅之以行政荣誉获得或丧失,就能够使有限责任由于行政荣誉的得失而带有了()的色彩。
3.()是为政之要,是行政人员的立身之本。
4.在服务行政模式中,()成为核心。
5.行政伦理规范体现了人类对行政伦理关系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规范,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创造性,是()的统一、()的统一。
6.责任与荣誉相比,责任是(),荣誉是()。
7.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来自于行政伦理的()本质,而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则是行政人员()充分发挥的结果,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是行政伦理规范内在本质的现实展现。这也是行政伦理规范与社会其他规范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8."勤政"的基本要求是:()和()。
9.规范作为一种制度形式,总是与()联系在一起的,其本身有着客观的社会基础,本质上是客观的()和人们的()相统一的结果,是()与形式的主观性的有机结合。
10.在时间顺序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在(),获得行政荣誉在(x);从因果关系上看,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是(),获得行政荣誉是()。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
A.无限责任制
B.有限责任制
C.无责任制
D.责任制
2.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统摄意义的价值理念是()。
A.法治观念
B.效率观念
C.服务价值
D.协调理念
3.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表现为()。
A.行政意志
B.行政信念
C.行政习惯
D.行政情感
4.行政荣誉的获得,()。
A.仅是其履行职责行为的肯定性的结果
B.仅是对其职责以外的个人行为的肯定
C.是其履行职责行为的肯定性的结果,也包含着对其职责以外的个人行为的肯定
D.其履行职责行为的肯定性的结果,其职责以外的个人行为仅作参考
5.在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
A.行政理性
B.行政感情
C.行政习惯
D.行政信念
6.依附人格产生于以下哪种社会治理模式中()。
A.统治型
B.法治型
C.管理型
D.服务型
7.行政人员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不应该()。
A.避免出现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心理
B.轻视荣誉,对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
C.避免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D.避免缺乏自信的心理
8.()存在于行政管理主体之中,隶属于以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是行政组织层级之间、机构之间、部门之间、领导与部属之间的权责分配体系。
A.道德责任
B.法律责任
C.社会责任
D.行政责任
9.在关于奉公的行政伦理规范中,()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A.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0.在服务行政模式中,行政管理活动以哪种治理方式为主()。
A.法治
B.德治
C.权治
D.人治
11.()是授予行政荣誉的最重要、最权威主体。
A.国家机关
B.社会公众
C.行政人员自身
D.上级领导
12.()是迎合了社会一时的好恶,是博得庸俗的称颂而获得的满足感。
A.名誉
B.荣誉
C.虚荣
D.知名度
13.现阶段的行政伦理规范中,()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
A.求真务实
B.廉洁奉公
C.勤政为民
D.艰苦奋斗
14.下面哪一项是行政伦理规范独有的特征()。
A.公开性
B.概括性
C.政治性
D.明确性
15.5.道德首先产生于人的()。
A.物质需要
B.精神需要
C.交流需要
D.情感需要
16.现阶段,我国行政人员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要求是:()
A.勤政为民
B.廉洁奉公
C.求真务实
D.实事求是
17.工具人格体现的社会关系是()。
A.人对人之间的人身依赖关系
B.人对物的依赖关系
C.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D.以上都不对
18.行政人员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A.在统治行政时期是无关道德的行为
B.在管理行政时期是无关道德的行为
C.在服务行政时期是无关道德的行为
D.无论在何种时代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19.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本质实现,是其现实社会关系的主观形式,实质上是以下哪一种社会关系对行政人员的塑造过程:()。
A.法律关系
B.权力关系
C.
权利关系
D.伦理(道德)关系
20.依附人格所形成的行政体系中,占据轴心地位的关系是()。
A.权利关系
B.伦理关系
C.权力关系
D.法律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日常生活中,社会规范主要有()。
A.法律规范
B.思维规范
C.技术规范
D.伦理规范
2.行政荣誉的获得,意味着()。
A.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B.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C.可以为了近期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D.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E.团体利益要服从个人利益
3.现阶段,对独立人格的生成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的因素有()。
A.效率观念
B.协调意识
C.服务精神
D.法制信念
4.行政人员获得行政荣誉以后,()。
A.他人与自我的期望值较以往有所增加
B.
要保持与荣誉本身所对应的质量、水准和规范
C.必然会带来职务的提升,工作的变动
D.对荣誉获得者有更多的责任要求
E.必然会带来薪水的增加
5.测验政府形象的两个基本指标是()
A.知名度
B.美誉度
C.满意度
D.规则度
E.出勤率
6.荣誉与责任的关系是()。
A.在时间顺序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在后,获得行政荣誉在先
B.在时间顺序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在先,获得行政荣誉在后
C.从因果关系上看,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是果,获得行政荣誉是因
D.从因果关系上看,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是因,获得行政荣誉是果
E.从因果关系上看,二者互为因果
7.规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公开性
B.概括性
C.政治性
D.明确性
8.行政伦理规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
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法律关系
D.伦理关系
9.在实践中,对公务员能产生激励作用的有()。
A.基本的经济收益激励
B.工作创造性和自身价值显示的激励
C.社会责任感的道德激励
D.升官晋职的权力激励
E.政治地位激励
10.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树立()。
A.责任意识
B.学习意识
C.宗旨意识
D.廉洁意识
E.帮民致富的意识
三、填空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是行政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2.使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在承担有限责任的同时,辅之以行政荣誉获得或丧失,就能够使有限责任由于行政荣誉的得失而带有了()的色彩。
3.()是为政之要,是行政人员的立身之本。
4.在服务行政模式中,()成为核心。
5.行政伦理规范体现了人类对行政伦理关系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规范,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创造性,是()的统一、()的统一。
6.责任与荣誉相比,责任是(),荣誉是()。
7.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来自于行政伦理的()本质,而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则是行政人员()充分发挥的结果,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是行政伦理规范内在本质的现实展现。这也是行政伦理规范与社会其他规范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8."勤政"的基本要求是:()和()。
9.规范作为一种制度形式,总是与()联系在一起的,其本身有着客观的社会基础,本质上是客观的()和人们的()相统一的结果,是()与形式的主观性的有机结合。
10.在时间顺序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在(),获得行政荣誉在(x);从因果关系上看,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是(),获得行政荣誉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电大《行政伦理学》第5次任务_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