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初中政治 2024-10-28 09:45:13 初中政治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二:漫画《“铁腕”治污》

1

材料三:“APEC蓝”——2014年新的网络词语,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习近平总书记希望通过努力让“APEC蓝”保持下去,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2)观察漫画,2014年修改的“史上最严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有人说“只要制定了这部法律,我国的环境问题就能够解决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让“APEC蓝”变成“中国蓝”?(3分)

【答案】

(1)①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2)不对。①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实现依法治国,不但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国家司法机关要公正执法,严格执法,这是依法治国的防线和关键,要求严格依法保护环境,健全执法责任制,提升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要提高公民遵纪守法的意识,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必须对公民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

(3)(国家)政府层面: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离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③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保护环境,严格执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企业:

①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②开发高效率低能耗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

③依靠科技创新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企业治污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和修复环境。

个人:

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

②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

③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如:尽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存放、废旧电池回收,使用环保布袋购物等。

【解析】

(1)从设问上看,此问是考查意义类的问题;从分值上看,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应从三个角度组织答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可以从对人民、对党、对国家和社会等方面来组织。对人民来说,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利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答题时,先要回答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然后回答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

(2)从设问上看,此问属于辨析类问题;从分值上看,回答问题时要分为三个层次。辨析类题目,顾名思义就是先辨别正误,再阐明正或误的原因。“只要制定了这部法律,我国的环境问题就能够解决了”,这句话说法是错误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国家一切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做到依法行政;最后,每个公民都应该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制定了这部法律”只是说明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要真正解决我国环境中的问题,还需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要做到依法行政,公民要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3)从设问上看,此问属于“怎么做”类题目,回答此类问题,要善于要求结合所给材料向“前”追问:谁有责任做这件事;从分值看,此问设3分即是要求从三个角度回答问题。材料中叙述了国家重视环境工作,但是要使“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国家、社会、媒体、生产企业、公民个人都有责任,回答时从这几个方面阐述即可。国家的手段有行政、法律、经济、科技等;社会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媒体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督;公民个人要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