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5年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1998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不打小孩日”,传播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这个活动后来得到各国各地区的响应,包括美、加
材料一:2015年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1998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不打小孩日”,传播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这个活动后来得到各国各地区的响应,包括美、加、英、澳、喀麦隆、印度、斯里兰卡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等,都举办过终止体罚的活动。
材料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就是站在保护未成年人人身权和人格尊严的立场上,对我国多少年来固有的“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观念的否定,是对父母凭借孩子对成年人在人身和经济等方面的依赖,任意伤害孩子行为的限制。
(1)说一说你被父母体罚殴打时的情绪。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父母说?(4分)
(2)尊重他人贵在行动。请你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去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4分)
【答案】(1)感到孤独无援,自尊心受到伤害,感到恐惧、悲痛伤心,产生极大的消极情绪。(1分)
我想对父母说: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种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讲文明、有修养的表现;(1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父母有管教子女的义务,但是没有体罚殴打子女的权利,虽然一时我们还不能正确认识改正错误,但依然希望父母做耐心说服教育。(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2)我们应该加强学习和自律,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2分)。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已及人;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做到平等待人,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2分)。
【解析】(1)回答本问应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当我们被父母殴打时会感到害怕,会伤害我们的自尊心,同时也会伤心。首先和父母沟通,告诉他们殴打孩子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不得虐待未成年人
(2)尊重他人,就要善于欣赏他人,可以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权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人格尊严权,我们在享受自己权力的同时还要履行应尽的法定义务,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