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细胞计数板(又名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为1 mm×1 mm方格,由400个小格组成)、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细胞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 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是需要重复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________,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用血球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 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_个。
【答案】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需要 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大 先盖上盖玻片,后滴细胞悬液 2×109
【解析】本题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则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到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增长呈“J”型增长,在有限环境中,酵母菌增长呈“S”型增长。
(1)该实验需要检测酵母菌数量变化,在实验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因此不需要另设对照实验;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进行重复实验。
(2)如果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即先滴细胞悬液,后盖上盖玻片,则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大;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先盖上盖玻片,后滴细胞悬液。
(3)根据题意分析,在用血球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5×400÷(1×1×0.1×10-3)×10=2×109个。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