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高中语文 2024-09-19 12:07:34 高中语文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碧云天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本词的词牌名为( )

A.苏幕遮 B.水龙吟 C.水调歌头 D.念奴娇

【2】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了秋季的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直抒胸臆,诗人面对秋景思念故乡,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表明诗人难以入眠。

D.本词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感表达哀婉缠绵,令人动容。

【3】从写景角度,对本词的上片进行赏析。

【答案】

【1】A

【2】B

【3】碧蓝的天空、枯黄的树叶一高一低,一仰一俯展现了天地之间的苍茫秋景。同时,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一句又将青山摄入画面,使天、地、山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作者从远处落笔近处,“芳草无情”一句,作者更将自己的离情别绪寄托在其中,表达羁旅愁思、怅惘悲怆之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关于词牌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应该熟练掌握词牌的相关知识,再结合题干要求,选出正确选项。作为学生只要熟记常见词牌的字数要求就可以。本题题干是“本词的词牌名是”。“苏幕遮”要求词的字数是62个;“水龙吟”要求词的字数是102个;“水调歌头”要求词的字数是94或95或97个字;“念奴娇”要求词的字数是100个。这首词的字数是62个,因此词牌是“苏幕遮”。故选A。

【2】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B项,“追忆起旅途行程”错误,不是旅途行程,而是“羁旅愁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离乡愈久,乡思愈深”。

故选B。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答此题要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再找出诗中的景物,概括景象的特点。然后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剖析作者的情感。本题要求对词的上片赏析景物描写的角度。我们知道,诗词鉴赏中写景的角度: ① 空间角度:远近、高低、俯仰等的变化及其结合。 ②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绘形、 绘声、绘色。 ③ 其他角度: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点面结 合、明暗对比等。“碧云天,黄叶地”描写景物从高到低,俯仰结合;“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描写景物由远及近。在景物描写中,突出了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作者从远处落笔近处,“芳草无情”一句,作者更将自己的离情别绪寄托在其中,表达羁旅愁思、怅惘悲怆之感。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