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毕竟这种“静止”状态自马可·波罗访华已经延续了500年之久。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中国( )
A.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落伍
B.国家经济政策保守落后
C.难以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固守传统农耕经济模式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比较。考虑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的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已经进入机器生产的时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他认为“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指的是生产方式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农耕经济形态。故答案选D,ABC与题干无关。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