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别房太尉墓①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②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注释:①蜀中战乱平息后,杜甫将从这首诗写蜀中战乱平息后,杜甫将从阆州回成都时,凭吊故人之墓,做此诗。房太尉:房琯,唐玄宗时任宰相。②谢傅:晋代名将谢安。他在苻坚率百万大军征讨时,还在于谢玄下围棋,从容击退了敌兵。徐君:典出《说苑》,“吴季札聘晋,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遂解剑系其冢树而去。”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驻马”二字表现作者在故友墓前流连盘桓,不忍离去。
B.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悲恸,令人倍觉寂寥哀伤。
C.作者将房琯誉为“谢傅”“徐君”,也折射出诗人内心对国事的忧虑和叹息。
D.整首诗阴郁深沉的氛围,也折射出内心对国家的忧虑和叹息。
【3】“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一句情景交融,请加以赏析。
【答案】【1】五言律诗
【2】C
【3】这一句以景结情,着意刻画出幽静肃穆之极的氛围;林花飘零,纷纷扬扬,莺啼婉转动听,本该惹人欢喜,此时此刻却也像是在鸣唱哀乐。诗人将满腹的哀痛与忧伤都寄寓于林花败落、莺声哀啭的景物描写之中,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与孤零零的。
【解析】【1】本题考查对古诗词文化常识的理解把握能力。古代诗歌大体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今体诗。唐朝人在前代基础上创制了绝句和律诗,这就是所谓的“今体诗”,因此唐朝以前的诗歌统统称为“古体诗”,唐以后才出现了今体诗,但唐以后的诗人仍然写古体诗。古体诗又叫“古诗”。在诗歌中,一个字叫作一言,古体诗可以按诗每行的字数划分成如下几种: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今体诗又叫“近体诗”,这里的“今”或“近”是就唐朝而言。大体分为三种:绝句、律诗和排律。绝句分为五绝和七绝律诗分为五律和七律。从体裁上看,本首属于五言律诗。
【2】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理解、把握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要的是准确译文,进而字里行间揣摩领悟情感。审查选项正误时一定要细致全面,常见问题有翻译出错,手法有误、情感无中生有,或者强拉硬拽,逻辑错误等等。本诗中,以谢安的镇定自若、儒雅风流来比喻房琯是很高妙的,足见其对房琯的推崇备至;诗人以延陵季子自比,徐君比喻房琯,表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虽死不忘,这又照应前两联,道出他为何痛悼的原因。可见C项,“也折射出诗人内心对国事的忧虑和叹息”,解读错误,无中生有,这两句主要表现二人的深情厚谊,以及作者深沉的哀悼之情产生的原因。从整首诗中来看,那阴郁的氛围,那深沉的哀痛,还是表现出诗人不只是悼念亡友而已,更多的是内心对国事的殷忧和叹息。所以D项,正确。AB也没有问题。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这种古诗词常见手法的把握能力。解答这类题答案要点有:(1)描绘了什么样的景(2抒发了哪些情等等(3)使用了哪些方法。首先题干中“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一句着意刻画出幽静肃穆之极的夏天阆州的环境氛围(时间+地点+两个以上特征词);林花纷纷扬扬飘零,莺啼婉转动听(翻译诗句),本该是惹人欢喜的美丽夏景(内容),此时此刻诗人感觉却像是在鸣唱哀乐(心情)。抒情主人公将满腹的哀痛与忧伤都寄寓于林花败落、莺声哀啭的景物描写之中,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与孤零零的人、心(主旨)。可见此联的具体手法是以景结情(手法),这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效果)。
⑴房太尉:房琯。
⑵复行役:指一再奔走。
⑶近泪句:意谓泪流处土为之不干。
⑷对棋:对弈、下棋。谢傅:指谢安。以谢安的镇定自若、儒雅风流来比喻房琯是很高妙的,足见其对房琯的推崇备至。
⑸把剑句: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许。
译文:
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
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像低空飘飞的断云。
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像季札拜别徐君。
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赏析: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既在他乡复值行役之中,公事在身,行色匆匆。尽管如此,诗人还是驻马暂留,来到孤坟前,向亡友致哀。先前堂堂宰相之墓,如今已是茕茕“孤坟”,表现了房琯晚年的坎坷和身后的凄凉。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无干土”的缘由是“近泪”。诗人在坟前洒下许多伤悼之泪,以至于身旁周围的土都湿润了。诗人哭墓之哀,似乎使天上的云也不忍离去。天低云断,空气里都带着愁惨凝滞之感,使诗人倍觉寂寥哀伤。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诗人下句则用了另一典故。《说苑》载:吴季札聘晋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徐君已经去世,于是解剑挂在徐君坟的树上而去。诗人以延陵季子自比,表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虽死不忘。这又照应前两联,道出他为何痛悼的原因。诗篇布局严谨,前后关联十分紧密。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唯”字贯两句,意思是,只看见林花纷纷落下,只听见莺啼送客之声。这两句收尾,显得余韵悠扬不尽。诗人着意刻画出一个幽静肃穆之极的氛围:林花飘落似珠泪纷纷,啼莺送客,也似哀乐阵阵。此时此地,诗人只看见这样的场景,只听见这样的声音,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与孤零零的吊客的悲哀
此诗极不易写,因为房琯不是一般的人,所以句句都要得体;而杜甫与房琯又非一般之交,所以句句要有情谊。而此诗写得既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十分切合题旨。
诗人表达的感情十分深沉而含蓄,这是因为房琯的问题,事干政局,诗人已经为此吃了苦头,自有难言之苦。但诗中那阴郁的氛围,那深沉的哀痛,还是表现出诗人不只是悼念亡友而已,更多的是内心对国事的殷忧和叹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