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高中化学 2024-10-27 11:15:29 高中化学

A、B、C、D、E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

元素

相关信息

A

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

B

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个

C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D

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

E

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______, B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C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__,E2+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B元素能量最高的电子为_____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_______形.

(3)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1molA与C形成的最高价化合物中σ键有______个,π键有______个。

(4)B、C、D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5)写出C的核外有18个电子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答案】

碳 氮 氧 铝 第2周期第VIA族 1 2p 纺锤形(或哑铃形) 2 2 23 N3->O2->Al3+ 4

【解析】

A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则n=2,所以A是碳元素;D元素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则D是Al元素;C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原子序数小于Al,则C是氧元素;元素B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个,比铝的原子序数小,因此B是N;E元素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4,则E的价层电子排布是3d64s2,即为铁元素;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各元素的名称分别为:A为碳;B为氮,C为氧,D为铝;正确答案:碳;氮 ; 氧; 铝。

(2)C元素为氧,核电荷数为8,位于周期表第2周期第VIA族;E为铁,核电荷数为26,Fe2+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1;B为氮,核外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3,因此能量最高的电子为2p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纺锤形(或哑铃形)形。正确答案:第2周期第VIA族; 1 ;2p; 纺锤形(或哑铃形)。

(3)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1molA与C形成的最高价化合物为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碳氧之间为双键,因此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σ键有2 2个;π键有23 个;正确答案:2 4 ; 25

(4)B、C、D的简单离子分别为N3-、O2-、Al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3->O2->Al3+;正确答案:N3->O2->Al3+。

(5)氧元素的核外有18个电子的氢化物是双氧水,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6;正确答案:7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