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甘南藏区住居于甘肃西南,西连青海、南接川康,藏民人口占绝对多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甘南藏区先后成立了夏河县与卓尼设治局。<br/>
材料甘南藏区住居于甘肃西南,西连青海、南接川康,藏民人口占绝对多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甘南藏区先后成立了夏河县与卓尼设治局。
20世纪40年代初,“为求肃清藏区,加强控制后方,在‘防共反共’思想主导下”,国民党政府于1941年6月,召开黑错会议,核心的内容是树立保甲制度。保甲制度在甘南藏区整体推行取得一定效果,它将该地区土司治下旧有的土官总承,总管、头人等旧名称更名为乡镇保甲长等新名称,将赋有国家权力色彩的县镇保甲机构设立于藏南各个村庄,使甘南藏民开始接触到“国家”和“政府”的概念。较为精确的户口清查也为当地政府进一步治理甘南藏区提供了可能。随着保甲制度的推行,从1943年起,原属于缓冲区域的甘南藏区开始承担战争年代政府摊派的纳粮和兵役任务。
——摘编自柳德军《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甘南藏区保甲制度之推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在甘南藏区推行保甲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在甘南藏区推行的保甲制度。
【答案】(1)背景: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部分甘南藏区纳入国民政府管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与中国共产党加紧争夺控制甘肃等边地;藏区事务长期以来由土司把持。
(2)评价:积极:推动甘南藏区行政机构走向近代化;加深藏区民众“国家”和“政府”的认同;为抗日战争提供支持。
消极:国民政府可按意愿摊派兵役和钱粮,增加甘南藏区人民负担;激化民族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在甘南藏区推行保甲制度的背景以及对这一措施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国民政府在甘南藏区推行保甲制度的背景,应当根据材料中的“为求肃清藏区,加强控制后方,在‘防共反共’思想主导下”等信息,并联系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所涉及到的时代背景来回答。
(2)对国民政府在甘南藏区推行保甲制度的评价,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保甲制度在甘南藏区整体推行取得一定效果,它将该地区土司治下旧有的土官总承,总管、头人等旧名称更名为乡镇保甲长等新名称,将赋有国家权力色彩的县镇保甲机构设立于藏南各个村庄,使甘南藏民开始接触到‘国家’和‘政府’的概念”“从1943年起,原属于缓冲区域的甘南藏区开始承担战争年代政府摊派的纳粮和兵役任务”等信息,并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回答。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