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生于1887年,逝世于1975年4月5日,活了88岁。他一生经历了近、现代中国的许多大事。……在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被神化、美化为千古完人,光同日月,“高勋盛德”,“光华流泽”;但是,在另一部
蒋介石生于1887年,逝世于1975年4月5日,活了88岁。他一生经历了近、现代中国的许多大事。……在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被神化、美化为千古完人,光同日月,“高勋盛德”,“光华流泽”;但是,在另一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则被鬼化、丑化为人民公敌、元凶首恶、民族败类、千古罪人。两种情况,简单的捧和骂,都背离蒋介石的实际,造成其本相的迷失,因此需要寻找……
廓清迷雾,寻找真实的蒋介石,正确评价其功过是非,揭示其本相,对于正确认识历史上的国共关系,正确认识和书写中国近代与现代的历史,有其必要;对于建立两岸的和平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和解与和谐也有其必要。时至今日,距离蒋氏去世已经30多年,距离当年国共大战、生死搏斗的年代也已快到60年,尘埃早已落定,各种恩怨都已化为历史陈迹。人们全面掌握资料,综合蒋氏一生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对其做出比较科学、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已有可能。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
(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蒋介石对近代中国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1)主要活动: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领导北伐,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1928年,结束晚清以来的分裂,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民族工业较快发展;领导中国抗战,赢得了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参加组建联合国,使中国位列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台湾地区实行土改,发展了台湾经济;晚年坚决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①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主观情绪、价值取向、个人好恶等;②特定时代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③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④现实政治的需要;⑤新的史学研究方法;⑥人物经历的复杂性;等等。
【解析】(1)结合蒋介石的革命活动加以回答即可,从辛亥革命,大革命,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抗日战争以及对台湾的建设等方面回答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主观情绪、价值取向、个人好恶等;②特定时代的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③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④现实政治的需要;⑤新的史学研究方法;⑥人物经历的复杂性,言之有理即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