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研人员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闭花受粉植物。该植物的花有红、粉、白三种颜色(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表示);茎干的无刺、有刺(用R、r表示)
某科研人员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闭花受粉植物。该植物的花有红、粉、白三种颜色(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表示);茎干的无刺、有刺(用R、r表示)是另一种性状。为了研究上述性状的遗传,用红花有刺植株(甲)、白花有刺植株(乙)、白花无刺植株(丙和丁)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 P | F1 | F2 |
一 | 甲(红花有刺)×乙(白花有刺) | 红花有刺 | 红花有刺:粉花有刺:白花有刺=9:6:1 |
二 | 丙(白花无刺)×乙(白花有刺) | 白花有刺 | 白花有刺×白花无刺=3:1 |
三 | 丁(白花无刺)×乙(白花有刺) | 红花有刺 | 红花有刺:粉花有刺:白花有刺:白花无刺=27:18:3:16 |
回答下列问题:
(1)茎干有刺属于________性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
(2)第一组杂交实验中,F2中粉花有刺基因型为________。
(3)对表中第三组杂交实验分析推测,实验中没有出现红花无刺和粉花无刺类型,原因最可能是:____。请从亲本和F1中选择材料,用一代杂交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显性 自由组合 AAbbRR、AabbRR、aaBBRR、aaBbRR 无刺基因纯合时,红花和粉花基因不能表达 选择第三组的F1红花有刺植株与第二组的丙(白花无刺植株)杂交(测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红花有刺:粉花有刺:白花有刺:白花无刺=1:2:1:4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第二组、第三组实验,有刺与无刺杂交,F1都有刺,说明有刺对无刺是显性性状;实验一F1红色自交,F2红色:粉色:白色=9:6:1,说明F1有刺为纯合即RR,F1的花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为双杂合子即AaBb,因此F1基因型是AaBbRR。实验三F1红花有刺自交后代红花有刺:粉花有刺:白花=无刺27:18:19,红花有刺比例是27/64,即3/4×3/4×3/4,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基因型是AaBbRr。
(1)由分析可知,茎秆有刺对无刺是显性性状,花色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一红色有刺与白色无刺杂交,子一代都表现为红色有刺,自交得到子二代,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A_B_为红色,A_bb、aaB_为粉色,aabb为白色,F1基因型是AaBbRR,F2中粉色有刺的基因型是AabbRR、AAbbRR、aaBBRR、aaBbRR四种。
(3)实验三F1基因型是AaBbRr,正常自交结果是[9A_B_:6(A_bb、aaB_):1aabb](3R_:1rr)=红刺:红无:粉刺:粉无:白刺:白无=27A_B_R_:9A_B_rr:18(A_bb、aaB_)R_:6(A_bb、aaB_)rr:3aabbR_:1aabbrr,而实验三F2结果为红花有刺:粉花有刺:白花有刺:白花无刺=27:18:3:16,即A_B_rr、A_bbrr、aaB_rr都表现为白花无刺,最可能原因是无刺基因纯合时,红色和粉色基因不能表达。若要验证该假设,可选择测交方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aabbrr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1:1:1:1:1:1:1:1,如果无刺基因纯合时红色和粉色基因不能表达,则所有携带rr个体都表现白花,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1:2:1:4。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