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场为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而提高农作物产 量和经济效益,尝试进行马铃薯和玉米的间种。为了探究两者最佳的间种密度,进 行了如下实验:将 5 亩土地等分为 A、B、C、D、E 五
某农场为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而提高农作物产 量和经济效益,尝试进行马铃薯和玉米的间种。为了探究两者最佳的间种密度,进 行了如下实验:将 5 亩土地等分为 A、B、C、D、E 五个实验区,每个区均种植马 铃薯 5500 株,其中 A 区间种玉米 1000 株、B 区 1500 株、C 区 2000 株、D 区 2500 株、E 区不间种玉米。实验结果如下:
表一:马铃薯产量 | ||||
组别 | 株 高 (cm) | 株薯数 (个) | 株薯重 (Kg) | 亩 产 (Kg) |
A | 41.1 | 3.5 | 0.37 | 1826.68 |
B | 42.5 | 3.3 | 0.36 | 1785.68 |
C | 44.5 | 3.2 | 0.34 | 1709.01 |
D | 49.3 | 2.8 | 0.29 | 1505.67 |
E | 41.9 | 3.6 | 0.40 | 2031.01 |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研究的变量是_____,E 组的作用是_____。
(2)由题中信息可知,A-D 组每亩间种玉米株数逐渐 _____,而马铃薯的株薯数、 株薯重和亩产均呈现_____趋势,呈现此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_____。
(3)按照马铃薯 1 元/Kg,玉米 3 元/Kg 来计算 A-E 组的产值,该农场应该选择______组,才能达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答案】玉米的种植密度不同 对照 增多 降低 玉米密度逐渐增高(或玉米株高增加)影响了马铃薯的光 合作用效率(3)C 组
【解析】(1)据题意可见:该实验中研究的变量是玉米的种植密度不同,E 组的作用是对照。
(2)由题中信息可知,A-D 组每亩间种玉米株数逐渐增多,而马铃薯的株薯数、 株薯重和亩产均呈现降低趋势,呈现此趋势的原因可能是玉米密度逐渐增高(或玉米株高增加)影响了马铃薯的光 合作用效率。
(3)按照马铃薯 1 元/Kg,玉米 3 元/Kg 来计算 A-E 组的产值,该农场应该选择C组,才能达到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