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思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高中语文 2024-09-19 12:08:04 高中语文

秋 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试简要概括。

【答案】

【1】融情于景,通过西沉的残月、凋零的井梧等肃杀萧条之景,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寂寥悲凉之情。

【2】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不服年老,壮怀激烈的情怀;已入暮年的无奈;报国无门的痛苦。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和情的关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从题目入手,,由题目体会感情基调,然后纵观全诗,逐句理解诗歌的内涵,分析句子中都描写了什么景,此景都有什么特点,景和景组合到一起,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由景的特点分析出情的特点,如果运用了手法,一定要先点出手法并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

本题,先分析景,分析景的特点,指出诗句中的典型景物并概括出特点:颈联“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描写了“过西沉的残月”、“凋零的井梧”;概括出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肃杀萧条”、“凄清”、“凄凉”等。再由景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情感:“寂寥悲凉”、“悲痛无奈”、“孤独苍凉”等。最后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出即可。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此题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试简要概括。答题时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分析。分析诗人的情感,抓住关键诗句、关键词词语。题目明确了分析的重点是最后一联,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分析。

“老眼”表达了诗人已入暮年的无奈、悲伤之情;“欲舒老眼”表达了诗人不服老的情怀;“无高处”、“安得”却又表现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与痛苦。

参考译文:

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上人,浪迹天涯,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一日长似一年,闲暇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感觉如此,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