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云冈石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评语: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云冈石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评语: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龙门石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评语: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493~907)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翔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材料二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398年,以平城(今大同市东北)为首都。495年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并变革鲜卑旧俗……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但是两者之间实际有不少的差异:前者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唇厚、鼻高、目长、颐丰、肩宽;后者则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由云冈的雄健可畏变为龙门的温和可亲。
——摘编自《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一,比较云冈、龙门石窟文化(艺术)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处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具体表现。
【答案】(1)同:佛教艺术。异:前者为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后者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2)它们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是进行历史、文化、宗教,尤其是少数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研究的重要资源。
【解析】第(1)问,相同点的回答,可从表述的艺术领域来思考;不同点的回答,可从石窟和石刻两个角度比较;第(2)问,考生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