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二十首(其四)
晋·陶渊明
栖栖①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②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①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 ②翮( hé ):鸟的翅膀。
【1】下列对本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只失去同伴,在暮色中独自飞翔、徘徊哀鸣的孤鸟形象。
B. 诗的五、六两句是说这只鸟鸣叫着想要飞向远方,就不必来来去去的依依不舍。
C. 《归园田居》和《饮酒》都是陶渊明的得意之作,能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作。
D. 诗的七、八两句和曹操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抒发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E. 作者认为,既然自己和这只鸟一样,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归宿,就不会再离开了。
【2】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答案】【1】BD
【2】①诗人借孤独无助失群鸟,抒发了自己置身官场、历经风雨的无助。②诗人借助“孤松”,寄寓了自己的孤傲清高、洁身自好的人格情操。③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历经坎坷后,希望远离尘俗、归隐田园的决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对本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B项,“诗的五、六两句是说这只鸟鸣叫着想要飞向远方,就不必来来去去的依依不舍”说法错误,这两句还是写孤鸟凄厉的叫声,及来回徘徊的形象。D项,诗中是写孤松让自己找到了依靠。而“绕树”句抒发的是贤才渴望得到明君的重用,却不知该投靠谁,为谁效劳的苦闷。故选BD。
【2】题干是“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作答时要注意赏析诗中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句,诗歌的前六句“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描绘了一只失去同伴,在暮色中独自飞翔、叫声悲切,依依恋恋,不肯远去的孤鸟形象,诗人这是以孤鸟自况,借助孤独无助失群鸟,抒发了自己置身官场、历经风雨的无助。“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孤生松”,寒冷的劲风使万木凋谢,而松树独不衰。诗人是借助“孤松”自喻,寄寓了自己的孤傲清高、洁身自好的人格情操。“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写诗人归隐田园,感觉自己像这只飞鸟一样,总算找到归所,千载不相违。抒发了诗人历经坎坷后,希望远离尘俗、归隐田园的决心。
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