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日,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旧版中的部分内容,如“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增加了“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初中政治 2024-08-14 08:29:20 初中政治

2014年8月1日,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公开征求意见。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旧版中的部分内容,如“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增加了“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等内容。

(1)对于删除“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我们应如何看待?(4分)

(2)假如让你给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提意见,你会提些什么?(至少写出两个方面,4分)

【答案】

(1)中小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自我保护能力低,在危险事件发生时,要把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2分)。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提供必要的帮助,履行一个公民必须的社会责任。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内容删掉有着一定的意义(2分)。

【评分说明】能从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还不高的角度作答,酌情给分,满分4分。

(2)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上课铃一响即坐好,静等教师来;听课时姿势端正,不讲闲话,勤奋学习;严格遵守规定的放学时间,延长留校时间要经老师许可;上学放学时,走规定的路线,靠右行,不要绕道和买零食;小秘密要告诉妈妈;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评分说明】所提意见符合学生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即可酌情给分,满分4分。

【解析】

这是一道简单试题,考查学生对生命健康、自我保护的认识。

(1)此题从未成年人的特点、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用智慧保护自己等角度回答;

(2)此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所提建议要具体化,行为准则详细,一看就明白,不仅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该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么做?还要涉及实际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从小事中逐渐培养好的习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