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类的免疫系统对流感病毒有防御能力。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是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抗生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抗流感病毒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初中生物 2024-10-28 09:59:26 初中生物

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类的免疫系统对流感病毒有防御能力。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是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抗生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抗流感病毒,但在治疗流感引起的细菌性肺炎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继发性细菌感染往往才是导致流感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原因。

(1)给健康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_,从而具有免疫力。

(2)流感引起的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通常可见血液中吞噬细胞的数量增加,这属于______免疫。血液中加入抗凝剂静置分层后,在______(填“上”、“中”或“下”)层可检验到该细胞。采用口服、静脉注射抗生素等方式进行治疗时,药物通过_______(填血管类型)被吸收,借助血液循环先到达心脏的_,再被运输到感染部位。

(3)抗生素会使缺乏抗药性的细菌死亡,但是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普遍具有抗药性,细菌的抗药性是在使用抗生素_(填“之前”或“之后”)产生的。

【答案】

抗体 非特异性 中 毛细血管 右心房 之前

【解析】

(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通过接种该疫苗后,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提高免疫力,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2)由于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内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为红细胞,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血小板和白细胞。采用口服、静脉注射抗生素等方式进行治疗时,药物通过毛细血管被吸收;因为毛细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其内血流速度最慢,利于进行物质交换。然后药物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1

(3)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细菌的抗药性产生于使用抗生素之前。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