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出口业务适用免抵退税管理办法。2011年8月期初留抵税额120万元,当期购进材料一批进项税额80万元,此材料所有产品均需耗用。为进料加工业务另进口免税材

所属学校:职业资格考试 科目:注册税务师考试 2024-11-10 09:30:21 注册税务师考试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出口业务适用免抵退税管理办法。2011年8月期初留抵税额120万元,当期购进材料一批进项税额80万元,此材料所有产品均需耗用。为进料加工业务另进口免税材料300万元。当期内销产品的收入550万元,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离岸价500万元,进料加工业务出口产品离岸价600万元。来料加工业务进口材料400万元,加工完成后出口产品收取的料工费110万元。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为: 来料加工应转出的进项税额=110×17%=18.70(万元) 一般贸易出口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17%-13%)=20(万元) 进料加工贸易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00×(17%-13%)=24(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550×17%-(80-18.70-20-24)-120=-43.80(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500+600)×13%=143(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43.80(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143-43.80=99.20(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                 62.7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2.70万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43.8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99.2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43万 要求: (1)简述来料加工复出口与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区别和相关税收政策。 (2)提出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及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处理。

【答案】

(1)来料加工是由境外委托方提供一定的原料、元器件、零部件,不需付汇进口,由加工企业根据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由加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业务。来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免税,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耗用国内材料支付的进项税金不得抵扣应记入成本。进料加工是指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返销出口收汇的业务。进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或按比例免税,货物出口免征消费税,按"免、抵、退"计算退(免)增值税。 (2)企业的计算不正确。 来料加工业务进口料件时免税,货物加工完成出口时免税,耗用的国内进项应当予以转出,对于一般贸易出口、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贸易应当分别核算,如果其耗用的进项没有分别核算的,原则上按销售比例分摊。企业直接按来料加工收取的料工费乘征税率计算转出是不正确的。对于一般贸易出口及进料加工业务中如果耗用了免税材料的,应当按所耗用免税材料的价值与出口货物征退税率差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及当期免抵退税额的抵减额,企业计算过程中对免税材料的抵减额没有做相应的处理。 企业的会计处理不正确,对于来料加工业务耗用国内材料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当做进项税额转出,计入出口货物的成本。一般贸易出口及进料加工贸易中按免抵退税管理办法计算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应当做进项税额转出,计入出口货物的成本。企业将来料加工不得抵扣的进项、一般贸易出口及进料加工贸易按免抵退税办法计算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计入销售费用是错误的。 正确的计算过程及会计处理为: 来料加工应转出的进项税额=80×110÷(550+500+600+110)=5(万元) 一般贸易出口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17%-13%)=20(万元) 进料加工贸易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300×(17%-13%)=12(万元) 进料加工贸易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00×(17%-13%)-12=12(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550×17%-(80-5-20-12)-120=-69.50(万元) 免抵退税额的抵减额=300×13%=39(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500+600)×13%-39=104(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69.50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104-69.50=34.50(万元) 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贸易            5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            2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0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         12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2万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69.5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4.50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04万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