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取得一项写字楼,该写字楼的成本为4 000万元,款项已支付。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
A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取得一项写字楼,该写字楼的成本为4 000万元,款项已支付。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2)2007年12月31日,A公司与B企业签订经营租赁协议,将该写字楼整体出租给B企业,租赁期开始日为2007年12月31日,租期为3年,年租金为400万元,每年年末支付。 (3)2009年1月1日,A公司有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已具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其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由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09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为4 100万元。 (4)2009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4 200万元。 (5)2010年12月31日,租赁期届满,A公司收回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并于当日以4 250万元出售,出售款项已收讫。 其他资料如下: (1)A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所得税; (2)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确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3)A公司每年按10%提取盈余公积; (4)假定A公司每年均按期收到租金,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要求:编制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1)2007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 4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2)2008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00 (3)2009年1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 1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4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75 [(4 100-3 800)×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2.5 盈余公积 22.5 (4)2009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0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2009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4 000-(4 000/20)×2=3 600(万元),账面价值=4 200(万元),因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4 200-3 600)×25%=150(万元),本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75万元(150-75)。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75 (5)2010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00 借:银行存款 4 2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 250 借:其他业务成本 4 1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4 1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 贷:所得税费用 150 【该题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内容和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知识点进行考核】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